對于這款理石,有人說很古典
早在意大利,古羅馬人便已經開始把這種理石作為建筑材料,用于寺廟、渡槽、紀念碑、浴場和圓形劇場,氣勢雄偉的羅馬斗獸場,便是其中之一。
▲古羅馬斗獸場
盡管外圍磚墻的五分之三已經缺失,但我們如今還能看到古代世界最偉大的競技場骨架。
▲許多柱子中仍然可見的孔,是羅馬人用于在提取大理石中留下的釘子孔
在中世紀,羅馬斗獸場被改造成一個巨大的大理石,鉛和鐵采石場,教皇用來建造巴貝里尼宮,威尼斯廣場甚至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當您進入羅馬的教堂,博物館和畫廊時,您會發(fā)現(xiàn)令人驚嘆的繪畫和雕塑,涵蓋了西方藝術的所有時代和偉大的名字。
▲圣彼得大教堂內部
▲梵蒂岡圖書館
▲《雅典學院》
▲《最后的審判》
▲外觀樸素的萬神殿的掩蓋了其令人驚嘆的內飾
▲華麗的噴泉和雕像在城市街道中等待您的發(fā)現(xiàn)
對于這款理石,有人說很現(xiàn)代
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xiàn)代主義建筑最后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筑師——貝聿銘。
盡管一生中作品過百,但他唯獨鐘愛這種表面多是氣孔的理石,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北側的玻璃幕墻可從畫廊空間的五個樓層全景欣賞多哈海灣和西灣地區(qū)的全景。
使用傳統(tǒng)伊斯蘭圖案中的嚴謹幾何形狀來創(chuàng)造這個博物館的形式,在中央中庭上方的五層塔樓周圍蹣跚而行。




古典與現(xiàn)代結合,傳統(tǒng)與時尚并存
它,叫洞理石
洞理石,有時被稱為石灰華石灰石或石灰華大理石,因表面有許多孔洞而得名。
之所以越來越受歡迎,不僅是因為它外形好看,更是因為它內在蘊含的那種文化理念。質樸、典雅的藝術感染力,從古羅馬時代開始,如今已成為全球的建筑設計大師們的最愛。
▲400年前墻上的洞理石
但由于存在大量孔洞使得本身體積密度偏低、吸水率升高、強度下降、難清潔等天然的局限性,成為家裝的一大難題,NANOGRESS的洞理石瓷磚——ROMANI便應運而生。
ROMANI BEIGE
◆
◆
米黃洞理石瓷磚系列
▲從羅馬洞理石中汲取靈感,如歷史鑿刻的紋路,有著史詩般的沉淀
▲Romani Beige | 900mm X 1800mm
▲Romani Beige | 600mm X 1200mm
▲米黃系列,溫和而質感豐富
▲純天然的氣息,獨特的外在紋理,顯示出自然的經典風格
ROMANI GIALLO
◆
◆
洞黃洞理石瓷磚系列
▲以豐富的巖層為基調,通過切割線石,顯現(xiàn)典雅而變化萬千的肌理
▲Romani Giallo | 900mm X 1800mm
▲Romani Giallo | 600mm X 1200mm
▲飽滿的溫馨,體現(xiàn)出空間本色呈現(xiàn)的魅力
▲如陽光一般,生機盎然,清朗真實
ROMANI MENO
◆
◆
淺灰洞理石瓷磚系列
▲灰色調更顯現(xiàn)代簡約,給人自然、樸素主義的生活審美
▲Romani Meno | 900mm X 1800mm
▲Romani Meno | 600mm X 1200mm
▲質感如錦似緞,錯落有致,高雅自然
▲精致典雅,紋理曼妙自然
ROMANI MOLTO
◆
◆
深灰洞理石瓷磚系列
▲如層層疊加的巖漿,給人凝重、大氣的感覺
▲Romani Molto | 900mm X 1800mm
▲Romani Molto 細節(jié)實拍
▲Romani Molto | 600mm X 1200mm
▲不落俗套的色澤,給人以低調的高貴
【本期尋根】ROMANI
【發(fā)源地】意大利羅馬
【可選規(guī)格】600mm X 1200mm、900mm X 1800mm
【可選顏色】米黃\洞黃\淺灰\深灰
【表面工藝】55°柔拋面\緞光面
【適用風格】現(xiàn)代\簡約\時尚
【適用空間】客廳\衛(wèi)浴\玄關\廚房\辦公室\休閑區(qū)\酒店\公共空間\商業(yè)空間
意式 | 體驗 | 瓷磚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冒犯歡迎私信刪除。